数据显示■◆◆◆★,2023年★◆■★■,渝中区楼均GDP产出1.17万元/平方米、楼均税收1423元/平方米,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
王轶介绍,根据《渝中区楼宇经济“标杆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渝中区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构建起“区域集中、创新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成”的楼宇经济发展体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渝中示范◆■★★”。
央广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高质量发展看渝中■■■◆★★”系列报道,专题展现渝中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举措和成效★◆■■。
“为了拓展发展载体■★◆★,渝中区将加快推动老旧楼宇焕新升级,通过“一楼一策◆◆■★◆■”盘活低效闲置载体,力争三年内★★,新增高品质载体8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楼宇10栋以上。◆■■★◆”解放碑CBD党工委副书记李杨介绍,位于解放碑商圈的时尚文化城、日月光中心四期等一批重点载体项目正有序推进,大都会■■■★、扬子岛等一批存量楼宇改造也加快进行,世贸大厦★■★◆◆★、地王广场等一批闲置楼宇正在盘活,加上环球金融中心涉外总部大楼■◆、来福士中新金融产业园、新华时尚城国企区域总部等特色楼宇集群建设,将推动解放碑楼宇经济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此外,渝中区正在推动和支持商务楼宇低碳★■、绿色改造。渝中区住建委副主任吴施介绍,渝中区在重庆率先建立了既有商业商务楼宇绿色化改造的技术体系和评价方法,比如结合渝中区楼宇特点,针对规划与建筑、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与实施管理五个技术类别,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共31个专项的既有商务商业楼宇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体系,引导更多企业采取绿色化改造措施。
据介绍,未来,渝中区将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六园区’的楼宇经济布局,建立★◆★◆◆‘楼均论英雄’评价机制,通过不断提升楼均产出效益促进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构建起‘区域集中、创新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成’的楼宇生态。
目前,渝中区已形成由40栋亿元级税收楼宇、161栋千万元级税收楼宇◆◆◆、376栋重点楼宇的载体方阵★■,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未来三年,该区将加快推进楼宇更新提升,“因楼制宜◆■■◆”发展一批亿元楼宇、产业特色楼宇★■★■◆■、超甲级楼。
渝中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郭玉林谈到★★,渝中将聚焦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科创服务、现代物流4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文旅文创、大健康3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现代建筑业◆★■、新兴产业集群■★■★,“因楼制宜”引导楼宇错位发展、特色经营,集成扶持政策★★◆◆◆,完善服务配套,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即日起,央广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高质量发展看渝中◆■★★★★”系列报道,专题展现渝中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举措和成效★★★■■◆。
“向高空求发展★★■◆★、用空间增效益”,把一栋栋楼宇,打造成一个个■★“立起来的园区★★”。9月24日,在渝中区举行楼宇经济“标杆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新闻发布会上★★■◆,渝中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轶介绍★★◆■◆■,得益于渝中始终将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调结构、促转型、提质效的重要抓手,推动渝中区虽然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城市中心区之一(陆地面积仅20.08平方公里)★■■★★,却创造了重庆全市5.4%的地区生产总值。
从9月24日起◆■★,重庆市渝中区正式启动“高质量发展看渝中”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渝中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系列发布会将邀请相关部门、管委会★■◆★◆、街道的负责人出席。